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10027.1万名,比上年净增108.6万名。党的基层组织525.0万个,比上年净增7.4万个。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“神经末梢”,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“主心骨”,是党在基层群众中的“领头雁”,是党和国家政策举措贯彻落实的“一根针”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与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,强调必须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”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“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”。鉴于基层党组织在过去精准扶贫、疫情防控以及当前乡村振兴、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的综合表现,从干部教育培训角度思考,很有必要建立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培训机制。
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培训要以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,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,突出全覆盖整体性、调训精准性、内容实战化、施训创新性与形式灵活性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,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落地见效。
突出全覆盖整体性。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培训要利用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,在全国或省级层面进行合理统筹,邀请全国优秀专家亲临授课,统筹安排全省现场教学点资源,把可以调动的人才资源、物质资源等全部整合起来,为保质保量完成基本培训提供坚强保障。同时,按照“全国一盘棋,全省同城化”理念,对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,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,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铸魂赋能,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基层根基。
突出调训精准性。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培训不搞“一锅烩”,不做“大锅饭”,要根据地域特征差异、发展阶段差异,以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所需的基本知识、基本能力为基础,坚持干什么学什么、缺什么补什么,有针对性地调训学员。党委组织部门结合各地产业特点、发展形势、党建优缺等不同情况,精准安排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相应班次,既做到绝不落下一人,又保证精准调训参训。
突出内容实战化。做到训而有用,切切实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,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。分类组织、科学安排,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,推动基本培训成果转化,切实提升基本培训实效。灵活安排组织现场教学,避免学员过于集中导致培训效果差的情况,采取分组跟训的形式,确保每一位基层党组织书记都能听得清、看得见。
突出创新特色。在谋划上,根据中央对基层工作的要求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整体表现,高位谋划。在内容上,精准点题,坚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,围绕乡村产业、基层治理、乡村建设、基层党建等多个主题,开设多种类型的班次,如党组织书记乡村产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、党组织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、党组织书记乡村建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、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、党组织书记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。在成果运用上,要求学员毕业时须向县级党委组织部提交学习报告,汇报学习成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。县级党委组织部要认真汇编学习报告,报送本级党委、政府主要负责人,并择优刊登。
突出形式灵活多样。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精心安排,综合运用课堂辅导、实地教学、现场观摩、典型示范、案例分析等方式方法。邀请业务部门领导和政策研究部门专家为学员作业务辅导,每次授课按照“90/10”作时间安排(即90分钟专题辅导,10分钟互动),帮助准确掌握政策要领和实施要求。注重实地教学和现场观摩,注重案例式、启发式教学,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“多看、多听、多问、多思、多学”,拓宽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思路。
各级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具体工作承担部门应各司其职,守正创新,通力合作,努力把基层党组织书记基本培训办出实效、办出特色、办出影响,让党中央满意、学员认可、群众受益。
作者:杨柳(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学院副教授)
转载自《 学习时报 》(2025年07月25日第10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