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扶贫工作总结

    根据省扶贫办的安排,我校的扶贫点与组织部的“双增四帮”工作点合二为一,即陵水县英州镇万安村委会。一年来,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,校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,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专题会议,制定了报送省扶贫办的《2017年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关于万安村定点帮扶脱贫实施方案》。分管我校扶贫工作的夏旭副校长、云冠雄副教育长多次下村,与驻村干部及村两委干部一起共同研究和解决基层党建、发展规划、综合治理和精准脱贫等问题,促使万安村精准脱贫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。年度80个建档贫困户全部按标准脱贫。村党支部后进变先进,13年来首次被评为排名第二的优秀党支部。第一书记唐波被评为县级优秀驻村扶贫干部。夏旭、云冠雄还根据工作实践,成立了课题组(陈恩副教授参与),从理论上探讨了精准扶贫的难点问题,形成了《海南省贫困人口脱贫内动力研究报告》。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:

  一、围绕省委”双争四帮”的任务要求,加强村两委的思想、作风、组织和制度建设,使万安村初步形成和谐、稳定和发展的良好局面

  1、帮助两委进一步健全工作规章制度。党员“三会一课”实行点名制和签到制,村委会干部实行轮流值班制和每天工作记录制。建立党员和党组织基本信息库。以集中提醒的方式对不按时缴纳党费的党员进行教育。

  2、精心组织村党员开展“两学一做”、省委七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。第一、组织党员参加每月一次的电视夜校学习;第二、在村委会制作宣传窗橱,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;第三,驻村第一书记年内上了4次党课,还多次对干部群众宣讲七次党代会和十九大的精神。

  3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和党性意识。第一、在“七一”的党建纪念日,组织党员干部到参观陵水文罗镇革命烈士黄振仕纪念馆,重走当年红军路。第二、在全村和我校内网广泛宣传预备党员蓝章贵拾金不昧的精神。第三、我校在春节和‘七一“期间共慰问老党员8 人、困难党员5人。

  4、加强两委阵地建设。利用现有办公场地,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和村民文化室。针对村委会阵地硬件建设的落后状况,校领导、驻村干部与村两委干部一起,多次研究解决的方案。下半年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重建村委会办公楼的请示,并获得支持。有关部门已经对办公楼的用地情况进行实地勘测,并列入明年立项计划。

  5、帮助村委会增强依法治理的能力。我校派法学教研室两名教师担当法律咨询员。重视发挥村委会调解委员会的作用,全年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6宗,其中家庭纠纷3宗、斗殴纠纷3宗、宅基地纠纷3宗、土地纠纷4宗、其他纠纷4宗,有效地促进了该村的社会稳定。

  6、配合陵水县委县政府的“双创”计划,组织村民大力开展文明卫生活动,清理全村的垃圾,美化路边道路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

  7、配合县教育部门完成村小学的整体改造和建设。新盖了教学大楼,改装了教师宿舍,健全了学生体育活动设施。我校发动教职工在“六一儿童节”给学校捐送了一批图书和文具。

  8、重视村民精神文明建设,帮助村委会发展文化事业,丰富村民业余娱乐生活。第一、在我校的支持下,村委会成立了具有传统黎族文化传承意义的“八音队”。我校投入6100元,为“八音队”提供了所有乐器;第二、帮助组建了舞蹈队,并请教师授课。舞蹈队在国庆期间参加英州镇的文艺演出,获得一致好评。第三、年底组织了“迎新春”的系列文体活动。

  二、以产业扶贫为重心,全力推动村委会生产扶贫项目的立项和落地,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,顺利完成整体脱贫任务,改善了该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

  1、“整村推进”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。去年我校帮助村两委依据县镇政府的总体规划和该村的实际,制订了三年发展规划。规划明确提出万安村要发挥毗邻清水湾开发区和英州镇的地理优势,争取列入县政府“整村推进”的总体规划中。今年,万安村的中心村已经纳入规划并已经建设。目前已投入300多万元,完成了部分路边围墙美化工程,正在兴建文化广场。

  2、积极开拓产业扶贫的新路子。我校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产业扶贫的工作要求,大力推动村委会发展扶贫产业。

  第一、帮助成立了有6000多对鸽种养殖规模的“万安村万众乳鸽农民专业合作社”。贫困户入股合作社,每户养24对种鸽,以后逐年滚动发展。至年底贫困户已经获益。为了让贫困户掌握养殖技能,我校投入3.6万元,购买了电脑、电视和桌椅等设备,帮助合作社建立了培训室。

  第二、帮助成立了“猴子岭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”。 贫困户以投劳方式入股合作社。目前已经建立三个集中圈养栏,黑山羊从开始的几十只发展到一百六十多只,贫困户由此获得稳定的收入。

  第三、帮助建立“诺丽果扶贫试验基地”。在校领导和驻村干部的全力推动下,村委会利用撂荒的集体土地,建起了5.6亩的诺丽果基地。贫困户以投劳方式参加生产和管理,以后的成果收益作为村委会的扶贫资金。我校为此投入近万元,用于购买果苗和土地整理。目前种苗长势良好。

  3、着力帮助解决村委会的民生难题。由于各种原因,村里有两条涵洞道路年久失修,雨天积水严重,村民无法行走,历年报修无果。村委会期待我校帮助解决难题。去年我校已经出资14万元,帮助修补了一条涵洞道路。今年我校再次出资14.8万元并派工程队修补了第二条涵洞道路。村民为此十分感动,赞扬我校有爱民之心。

  4、全力组织村干部抗击今年“塔拉斯”、“卡努”两个强台风的危害。台风前后把危房户和孤寡老人转移到安全区,无一受伤。台风后组织村民开展生产自救活动。

  5、积极配合县镇政府“扶智”的计划。多次举办贫困人口养殖技术培训班,强化技能培训,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产技术水平。

  6、帮助落实县镇政府的金融扶贫政策。利用夜校平台,帮助贫困户提高融资发展脱贫产业的意识,帮助他们争取帮扶资金。至年底已为12个贫困户争取到扶贫资金15.7万元。

  7、协助县政府做好贫困人口的危房改建工作。去年帮助贫困户修建新房51间。在去年的基础上,今年加建了9间。

  8、我校机关党委继续抓好支部对口帮扶的工作。截止今年11月份,22个支部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,分别从生产或生活的不同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。总计投入36644元,为贫困户购买鸽种12对、鸡苗50只、鸭苗325只、猪苗6头、猪饲料12包、鸭饲料6包、肥料5包、抽水泵1部、电动自行车1辆等。

  总结一年来的扶贫工作,总的体会:一是校党委从党建和政治的高度予以重视,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;校领导和支部书记们既在党员教职工中广泛动员、精心组织,又深入农村,联系群众,起了好的组织、指导和带头作用。二是从校领导到驻村干部都严格贯彻省委、省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,不搞形式主义,讲究实效。三是驻村第一书记不负使命,扎实苦干,联系群众,团结干部,做出了成绩。

 

发布时间

10:21 2018-01-03

发布来源: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【字号:

纠错

打印

分享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